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恶意欠薪哪里投诉
释义

遭遇恶意欠薪可到劳动局仲裁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恶意欠薪”列为犯罪。过去三年的一组数字反映了中国政府处理拖欠工资问题的决心和力度。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向533.5万职工支付工资及其他福利155.1亿元;2012年,全国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为622.5万职工支付工资200.8亿元;2013年前11个月,共有223亿元的工资和其他福利。2013年前三季度,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2039起,而公安机关立案的1423件“恶意欠薪罪”凸显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零容忍”态度。本报记者采访了**建虎律师事务所,介绍了《欠薪罪定罪》中的恶意认定和定罪门槛
    2011年2月,刑法修正案(八)获得通过。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或者有能力支付劳动报酬但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恶意欠薪罪”
    然而,欠薪和恶意欠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如何认定欠薪是否“恶意”**建湖律师事务所陈平律师,认为司法机关在认定恶意欠薪时必须注意其法律要件。所谓“恶意”,是指拖欠工资的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直接故意,主观上有恶意;客观上,欠薪者有“恶意”行为,即有能力支付但不支付,或以转移财产、逃逸等手段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数额大、情节恶劣。在审理过程中,要调查拖欠工资的原因。企业可能会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拖欠职工工资,因此有必要判断企业是否恶意,以防过度攻击
    

陈平律师表示,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是与他们得到的福利相比,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者的违法成本较低,一些民营老板甚至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作为获取高额利润的常用手段。恶意欠薪入刑,那么用人单位恶意欠薪触犯了刑法,这就大大增加了恶意欠薪的成本,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恶意欠薪的认定有一个前提条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将这个“政府有关部门”定义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刑法修正案(八)中,你欠多少工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恶意欠薪”的起诉书和量刑有“数额巨大”、“造成严重后果”等定义,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把握自由裁量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给出了答案
    根据司法解释第三条,如果有两种情况,应认定为“数额较大”,可追究相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1)拒不支付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数额在5000元以上至20000元以下的;(2)拒不支付劳动者10人以上的劳动报酬,累计金额在3万元至10万元之间。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司法解释还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范围内,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司法解释第五条在第三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造成严重后果”:(一)严重影响劳动者基本生活的(二)对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不会因为被定罪而受到惩罚。拖欠工资者被追究刑事责任后,劳动者仍可以采取民事、行政措施追讨自己的工资,不得以判决冲抵劳动者的工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