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依据 |
释义 |
《民法通则》第120条只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可以要求赔偿。从我国现实和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扩大民法通则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显然是必要的,否则不利于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如上述医疗事故,给当事人及其家属带来的精神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容忽视的。要求医院支付受害人的医疗费、护理费、生活费和误工费远远不够。被害人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应当要求加害人作出精神损害赔偿。借鉴国外民事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应当在立法中增加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但精神损害后果不严重的,法院不予支持。后续治疗费用法院一般会要求其另行起诉,其他费用按照规定你应当赔偿。至于赔偿数额,我们要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鉴定书的责任承担相应的赔偿数额。第十条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数额,应当根据下列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权的具体情况,如起诉的手段、场合、方式等;(三)侵权的后果;(四)侵权人的利益状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规对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第十一条受害人对损害事实的发生和损害后果有过错的,可以根据过错的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精神损害赔偿解释》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1)致人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 (2)致人残疾的,应当支付残疾赔偿金; (3)对未造成死亡、残疾的侵权人,应当给予精神抚慰金。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和其他人身权利受到非法侵犯的,可以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对于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金额可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五个层次;对于一般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金额可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2000元四个层次。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权的手段、场合、行为等具体情况;(三)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利益;(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在实践中,由于各地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和相关地方法规不一致,目前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供参考。到目前为止,数额的确定只能基于上述因素。 严重精神损害的标准 (1)死亡; (2)重伤或残疾; (3)精神病或严重精神障碍; (4)婚姻家庭关系破裂或家庭成员受到严重伤害; (5)失去重要(就业)机会,(六)其他重大精神损害。 如果受害人没有犯罪行为或者犯罪事实不是受害人所为,可以认为精神损害后果严重。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侵犯人格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未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诉讼终结后,又以同一侵权事实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自然人因侵权死亡,或者其死亡后人格、身体受到侵害,其配偶、父母、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其配偶、父母、子女列为原告;无配偶、父母、子女的,其他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其他近亲属应当列为原告。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