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认定恶意透支 |
释义 | 恶意透支是信用卡业务中的主要风险形式,属于信用卡诈骗的一部分。对发卡银行而言,它是最常见的并且危害极大的风险。因此,正确分析信用卡恶意透支风险的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减少发卡银行的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生活中有信用卡的人不少,因为逾期还款并银行催还的也不在少数。常常会听到银行说,再不还钱就等着坐牢吧。实际上达到什么条件,才会涉及刑事犯罪呢? 通俗地讲,涉嫌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经过银行两次催收,并且超过三个月拒不还款,二者兼备,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要素之一。 2、信用卡诈骗是公诉案件,银行起诉只能追究民事责任,法院不会主动判负刑事责任。 如何认定恶意透支? 1、恶意透支的法律定义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就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 2、恶意透支的两个限制条件 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 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 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具体表现 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