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鉴定成员的回避情形有哪些? |
释义 | 医疗事故鉴定是确定医疗事故受害人的事故等级的程序。在相关当事人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时候需要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员进行回避。但是,实践中,究竟哪些人员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回避?法律咨询网小编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医疗鉴定成员的回避情形有哪些? 回避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参加医疗事故争议技术鉴定的专家鉴定组成员,与医患双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鉴定的公正性时,应当自行退出或者依照医患双方中任何一方的申请退出该争议鉴定的制度。专家鉴定组成员应当回避的情形有三种: (1)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如果专家鉴定组成员是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或者近亲属,应当回避。首先这里的当事人是指因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双方,既包括医疗机构,也包括患者。由于医疗机构是法人组织,因此专家鉴定组成员作为医疗机构这一方的当事人,则可以理解为是医疗机构的员工。其次,这里的近亲属是一个法定概念,一般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1988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通知试行)第12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这里说的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一般是指医疗事故鉴定的结论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损害专家鉴定组成员的经济利益、学术地位、名誉声望等,包括参加过引发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行为的会诊、医疗事故争议初级鉴定等。 (3)与医疗事项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这里说的其他关系,是指上述两种关系以外的其他比较亲近或者密切的关系。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出现以上三种情形下,医疗事故鉴定的时候这些人员需要进行回避的。关于医疗事故鉴定你除了需要了解鉴定回避的问题,还需要知道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以及鉴定的等级标准问题。详情请咨询我们法律咨询网站的律师获得解答。 申请医疗鉴定回避的方式有哪些? 何时会终止医疗鉴定 启动医疗鉴定程序的方式有哪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