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吠陀
释义

吠陀Veda

婆罗门教。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渊源。约成于公元前二千至一千年。相传由古代仙人受神的启示诵出,再由广博仙人用诗体整理而成。吠陀本集(即四部最古的吠陀,亦称“四吠陀”)包括:《梨俱吠陀》(Rgveda),意译“赞颂明论”,内容是对诸神的赞颂;《耶柔吠陀》(Yajurveda),意译“祭祀明论”,记载祭祀大典的仪规;《娑摩吠陀》(Samaveda),意译“歌咏明论”,记载祭祀时新咏的歌曲;《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意译“禳实明论”,记载祈福禳灾的巫术和咒语,也包含一些科学知识的萌牙。《梨俱吠陀》约成于公元前一千三百年至一千年,被称为“早期吠陀”;后三部吠陀约成于公元前一千年至六百年,被称为“后期吠陀”。吠陀本集和吠陀分支(即吠陀的附属部分,包括规定祭祀。礼仪规范的《新闻经》、《家范经》、《法经》和其他王类经典),以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合称“吠陀文献”。吠陀被古代印度统治者奉为法律的最高渊源,任何背离吠陀精神的法律都将被视为无效。吠陀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为古代印度的法律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法律规定,只有再生人可以学习吠陀,非再生人无权诵读。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8 2: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