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几种? |
释义 | 在我国,有些合同是不被法律认可的,是无效的。那么,在法律上,到底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几种呢?在您遇到这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后,您并不能自行处理,只能去法院诉讼,而我们知道,去法院处理的案件一般都是有时效限制的,那合同无效是否也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呢?下面将为您做一个较为具体的阐述。 一、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几种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 1、欺诈、胁迫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欺诈是一方故意欺骗对方,而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如A公司与B公司订立1500吨加拿大进口油菜籽购销合同,约定A公司自带银行汇票去海南付款,A公司开出328万元银行汇票后,按其要求复印传真至中香公司。此后不久,A公司在B公司的再三要求下,派业务员去海南向B公司出示汇票,以说明其有付款能力,但B公司在验证汇票时调包,并在三天之间将300万元提现。 胁迫是一方以将要发生的损害或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而与之订立合同的行为,如我一法律顾问单位欠一单位60万元,对方委托黑社会收债,一年的利息是20万,逼迫其写了一份还款协议,并以此起诉。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如甲将土地转让给乙,乙又将土地转让给丙,为少交契税。甲与丙签订一份假的土地转让合同,将土地使用权直接过户至丙名下。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有些效益不好的企业,为躲避债务,将优良资产低价卖给有利益关系的个人与单位,然后破产。请债权人吃吨饭,清偿比例为零。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即有损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同,如牟取暴利、滥用权力、不正当竞争。具体案例为:前段非典时期高价药品的买卖、欠赌债的协议等。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在法律、法规中的规则有两类,一类叫任意性的规定,如合同法上规定的合同条款。一类叫强制性规定,如有应当怎样做、必须怎样做、不得怎样做、禁止怎么做等文字的,只有违反了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才无效。 二、合同无效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当事人对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当事人可以对作为债权请求权的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1、合同无效,当事人一方请求另一方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确认无效之日起计算,但自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当事人一方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合同无效,一方当事人请求另一方当事人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合同尚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合同法律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请求另一方当事人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前款之外其他情形,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确认无效之日起计算,但自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通过上文的讲述,相信您应该已经对无效合同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针对无效合同,有些请求,如:确认合同无效请求权,是不被法律支持的。由此可见,了解该向法院提出何种请求是很重要的。因此,如果您不知道提出何种请求能被法院支持的话,那么建议您可以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