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与政府对私募基金有哪些措施 |
释义 | 【为您推荐】张北县律师 武安市律师 无极县律师 建德市律师 禅城区律师 石碣镇律师 康保县律师 私募基金即私人股权投资,私人股权投资的种类有很多种,如风险投资、杠杆收购等形式,私募基金起源于美国,但是在中国,是近几年才得到空前发展的投资方式,所以,国家对于私募基金的管理措施也在不断的摸索和完善。本文中将对“国家与政府对私募基金有哪些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国家与政府对私募基金有哪些措施 具体监管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一)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关机构开展私募基金业务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和检查;依照《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采取7项有关措施: 1、对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服务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并要求其报送有关的业务资料; 2、进入涉嫌违法行为发生场所调查取证; 3、询问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 4、查阅、复制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财产权登记、通讯记录等资料; 5、查阅、复制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证券交易记录、登记过户记录、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和资料,可以予以封存; 6、查询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资金账户、证券账户和银行账户;对有证据证明已经或者可能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证券等涉案财产或者隐匿、伪造、毁损重要证据的,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冻结或者查封; 7、在调查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等重大证券违法行为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限制被调查事件当事人的证券买卖,但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五个交易日;案情复杂的,可以延长十五个交易日。 (二)中国证监会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诚信信息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等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公开谴责等行政监管措施;依法对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 二、私募基金成立条件 (一)名称应符合《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允许达到规模的投资企业名称使用“投资基金”字样。 (二)名称中的行业用语可以使用“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等字样。 (三)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全部为货币形式出资,设立时实收资本不低于1亿元;5年内注册资本按照公司章程承诺全部到位。 (四)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额不低于1000万元。 (五)至少3名高管具备股权投基金管理运作经验或相关业务经验。 (六)基金型企业的经营范围核定为:非证券业务的投资、投资管理、咨询。 (七)管理型基金公司:投资基金管理,“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全部为货币形式出资,设立时实收资本”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 虽然私募基金近几年来不断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很多投资人的兴趣,但是在投资时,不能人云亦云,跟风而投,社会中很多人因为高利润的投资而陷入骗局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对投资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对于远高出市场利润的投资回报要抱有怀疑的态度,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