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现在醉驾后果有多严重?
释义
    私家车普及的今天,“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是默认的规矩了,却总有人知法犯法。国家为了杜绝酒驾行为,特别制定了相关法律条款来规范驾驶行为。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现在醉驾后果是什么?而醉驾与酒驾的定义是什么?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按照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求证1一般人容易混淆概念
    交警部门表示,一般百姓有时可能会混淆“酒驾”与“醉驾”这两个概念。
    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刑法》,将醉驾定为刑事犯罪。虽然口语中“酒驾”和“醉驾”区别不大,但公安机关和检法机关均表示,在法律上这是罪与非罪的区别。
    按有关规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规定为“醉驾”;小于前数,但大于、等于20mg/100ml,为“酒驾”。只要司机的血液酒精浓度达到80mg/100ml,就构成“危险驾驶罪”,将受到刑事追究,比如名人高晓松。而演员王志文也曾有过被查处行为,当时,因为王的血液酒精浓度为28mg/100ml,只构成“酒驾”,行政处罚即可,所以王志文未被剥夺人身自由。
    “比如《律师法》明确规定,受过刑事处罚不能当律师。《公务员法》也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不能报考公务员,且如果是公务员醉驾,受到刑事处罚后,还将被开除公职。但这是针对醉驾犯罪的处理,并不是针对酒驾的违法行为。显然,个别机构混淆了两者的概念。”法律界人士认为。
    求证2“醉驾”将有哪些后果
    公安机关强调,从15日拘留到1至6个月的拘役,不仅是约束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时间长度上有变化,且其行为性质从违法变为犯罪。这一改变,对于个人而言,影响巨大。“我国法律规定,如果醉驾者被处以拘役这一刑事处罚后,将不得从事老师、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这些职业,也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此外,因醉驾被处以刑罚的人也不得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如果已是公职人员,将面临开除公职。如果是单位职工,用人单位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而且在办理出国签证、留学等事宜时也会遭遇麻烦。一些国家对于有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往往会拒签……”法律专家们普遍认为,既然醉驾是犯罪,除刑罚外,必然要承担其他法定的不利后果。
    至于其他方面,业内人士透露,醉驾嫌疑人如果是在服刑(包括缓刑)期间,一般不允许办理出国签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酒驾一方全责,保险公司不理赔。
    求证3“酒驾”也并非不影响前途
    公安机关表示,即使酒驾,也并非对前途一点没有影响,“酒驾本身是行政违法,也可能被行政拘留。目前,入伍、考公务员竞争激烈,机要岗位的‘政审’更严格,酒驾记录也很可能导致当事人被刷下来。”
    征兵办相关人士介绍,根据现行酒驾和醉驾规定,经查属于酒驾者,将依法处以治安处罚。按照征兵相关条例,受到过治安处罚者,不再具备参军资格。也就是说,如有当兵意向,千万不要酒驾,一旦有酒驾记录,就将自动失去入伍资格。
    根据相关法规,如果酒驾的处罚只是罚款或扣分,不会影响当事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或担任法人。但如果当事人因醉驾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以及出狱后未满三年期间,都不能担任法人。“总之,酒驾虽非犯罪,但依然有一次被暂扣驾照、二次被行政拘留的严重后果。”交警部门强调,并提醒。
    所以说,现在醉驾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而酒驾和醉驾是不同的违法行为,主要区别在于血液内的酒精含量。酒驾不算犯罪,只受行政处罚,例如剥夺人身自由。而醉驾是犯罪行为,会受到一定期限的刑拘,要承担其他法定的不利后果,并对其以后整个人生都有影响。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