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补强证据规则类型是怎样的
释义
    我们都知道在办理诉讼案件时都必须要提供证据,证据是的反映案件真实性的关键,如果证据不充足或者有瑕疵时时需要补强证据的,那么什么是补强证据?补强证据规则类型、范围有哪些?下面法律咨询网的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补强证据的概念。
    补强证据是指某一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但没有完全的证据能力,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的情况下,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亦称"佐证", 它不能单独证明案件事实,但可用来证明主要证据的可靠性,增强或保证主要证据的证明力,担保主要证据的真实性。
    一般而言,补强证据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①不受待佐证证据的支配;
    ②证明的事实与案件有关。
    故可以采纳的、与案件事实相关联的、符合法定程序的,用以增强或肯定待证证据证明力的证据,就是补强证据。
    二、补强证据规则类型、范围。
    补强证据应当符合法律关于证据能力,及证据之可采性的规定,在此范围之内,既可以是直接证据,也可以是间接证据,既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言辞证据,也可以是实物证据,法律一般不做其他限制。但是,在此尚有几点需要强调。
    第一,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非法证据即使在实质上是真实的,也不得作为口供的补强证据。
    第二,不能与口供作出实质性区分的证据,不能构成补强证据。如记载有口供之内容的讯问笔录即属此类。
    第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其他场合所做的陈述,如果没有其他附加证据的,也不得单独作为本案中口供的补强证据。
    第四,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其他共犯的供述不得作为口供的补强证据。关于共犯口供的证明作用,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由于篇幅所限,在此无法展开论述。我们的总体观点是,共犯作出的供述在本质上仍然是口供,而不能互为证人证言。
    以上是小编对于补强证据规则类型、范围以及补强证据概念的概括总结。证据是反映案件真实性的关键,所以证据是否符合法律,是否提供的充分没有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提供的证据有瑕疵需要依据其他证据的就必须要补强证据了。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烟台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