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中书令
释义

中书令

官名。汉代掌传宣诏令,多以宦者任之。东汉末年,曹操初置秘书令掌管机要文书及典尚书奏事。曹丕代汉称帝后,改秘书为中书。置中书监及中书令二职,由旧日幕僚刘放、孙资二人分别任之,因为二人资历不相上下,故监令是同等的,但“监”在前而“令”在后,权任都相当于宰相。以后各朝,有专置监的,也有专置令的。隋唐以后,中书监之名才完全废止。隋始以中书令为中书省长官,负责全国军政大务的决策工作,与门下省的侍中,尚书省的尚书令及仆射同称三省长官。至唐代,中书令居三省长官之首,地位更高,但不掌实权,仅是授与有特殊资望者的荣誉官职。多以中书(或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实际的宰相。宋代大体沿此制。隋曾因避讳而改称“内书令”或“内史令”。唐代亦曾改称“右相”、“凤阁令”、“紫徽令”等,施复旧称。元仪之中书令权位尤重,或以皇太子兼任。明代废。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