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诉法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
释义 | 刑诉法是对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作出规定的法律。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有很多,在发生违法行为时,该行为是否立案是有一定的标准的。有些行为虽然违法,但并没有构成立案的条件,公安机关不能立案。那刑诉法立案的条件有哪些?法律咨询网小编将为您详细说明。 一、刑诉法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刑诉法第11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据此,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实质条件,并且公诉和自诉都应该遵守: (一)有犯罪事实 有犯罪事实,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确已发生,而且危害社会的行为已达到犯罪的程度,也就是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并需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予以证明。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指根据刑事法律规定,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人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并需要启动侦查、起诉、或审判程序等(15条不需要追究情形)。 只有同时具备“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这两个条件,才能立案。 二、人民检察院如何监督刑事立案?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即有犯罪事实以及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仅仅有犯罪行为,但该行为的情节较为轻微,还不足以达到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那么该案件便不会立案。但有违法行为的当事人仍然会接受相应的治安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