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对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 |
释义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曾听闻无数这样的悲剧,因为一时的嬉戏打闹,导致过失致人死亡。根据《刑法》“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因为过失致人死亡罪,主观上是过失不具有故意杀人罪那么恶意,所以相对于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较轻。 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那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因素是过失,过失的认定有两种情形: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认识因素上是“明知(犯罪结果一度进入意识但最终被否定),最终认真地认为结果不会发生”。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在认识因素上是“对具体结果无认识(但有结果预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的分别,意外事件不属于《刑法》所规范的范围,也就是说意外事件不属于犯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因素是过失,对于侵害结果具有一定可能的预见性,但意外事件往往没有预见性。在具体案件中,可以从行为人的年龄、所属职业领域、案件具体环境等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应当具有预见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