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几年构成失踪?
释义
    一、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几年构成失踪?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从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
    二、自然人失踪的财产如何处理?
    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代管有争议,没有前款规定的人,或者前款规定的人无代管能力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财产代管人应当妥善管理失踪人的财产,维护其财产权益。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1、财产代管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失踪人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财产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侵害失踪人财产权益或者丧失代管能力的,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
    3、财产代管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
    人民法院变更财产代管人的,变更后的财产代管人有权要求原财产代管人及时移交有关财产并报告财产代管情况。
    综上所述,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两年以上,其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宣告失踪。法院确定下落不明人员失踪后,其财产会由利害关系人保管。作为保管财产的一方,应该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因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财产发生损失的,财产保管人要承担赔偿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