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在我国监护人称谓是什么意思
释义
    国家立法现在开始重新调整家庭关系和监护制度,其中也真的是体现出了很多人对于已经习以为常的亲子关系没有发生观念上的改变。法律意识极度贫瘠和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有些人只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爸爸和妈妈,然后涉及到填写监护人称谓的时候就犯了难,监护人的称谓就是填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
    一、在我国监护人称谓是什么意思?
    一般就是直接写爸妈的姓名即可。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的,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同意,可以担任监护人。
    如果没有上述监护人,则由社会和国家负责,由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二、民法总则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
    《民法总则》
    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监护人的称谓就是说监护人的姓名,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也就是爸爸妈妈的姓名了,或者随着父母离异和其他客观因素变化的是由奶奶照顾自己长大的,那监护人称谓这一栏就填写奶奶的姓名,所以监护人称谓特别的简单,社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必要的法律常识是要主动去学习一下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