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酒后撞车逃逸什么后果
释义
    现在很多人在驾车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例如说喝醉酒之后开车,对于喝醉酒之后开车这种行为来说,这是很危险的一种行为,会导致交通事故产生,并且喝醉酒后开车是需要受到刑事处罚的。接下来由法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酒后撞车逃逸什么后果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酒后撞车逃逸什么后果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没有造成人员死亡的,那么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因为交通肇事逃逸后造成人员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构成是什么
    1、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
    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
    3、逃逸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三、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将交通肇事逃逸从交通肇事罪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
    2、降低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定罪标准,提高量刑幅度。
    3、明确规定某些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1)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明知伤者如不及时抢救必然有死亡的现实危险,肇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置伤者于不顾,逃离事故现场,致使伤者得不到救治而死亡。
    (2)交通肇事将他人撞伤,肇事行为人以救治伤者名义,将伤者弃之他处,导致伤者死亡或者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死亡,对肇事行为人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既遂或未遂)论处。
    (3)交通肇事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逃离事故现场,在逃逸过程中又违反交通法规(往往是于慌乱中驾车超速行驶),再次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酒后撞车逃逸什么后果的相关内容,酒驾有严格的认证标准,我们一般的那些轻微的达不到标准的是不需要处罚的。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法律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