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理解盗窃罪中的“扒窃”,一般扒窃案会被立案吗 |
释义 | 生活中,扒窃行为在大街上经常可见。起初,扒窃行为还只会治安处罚,但是现在,刑法已经立下规定扒窃也会成为刑事罪名。一种接下来由法律网小编带大家了解如何理解盗窃罪中的“扒窃”,一般扒窃案会被立案吗的有关内容,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一、如何理解盗窃罪中的“扒窃”,一般扒窃案会被立案吗? 扒窃是一种对社会危害很大的犯罪行为,因为它经常是团伙作案,而且发生在公共场所,扒窃对象是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根治的难度很大。 司法实践中一般理解为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秘密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为扒窃。普通盗窃才有金额大小的立案标准,构成扒窃的,无论金额大小,都符合相关法律的立案标准。刑法修正案(八),明确将扒窃以列举的方式成为盗窃罪的罪状之一,是行为犯罪,只要实施了扒窃行为,就构成犯罪,不论窃得财物多少。认定扒窃行为,应重要把握两个特点: 一是地点性特征,即发生的地点是车站、码头、广场、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或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二是扒窃的对象是受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既包括带在当事人身上的财物,如口袋中的钱包、手机等,也包括随身带在身边,伸手可及的地方的财物,如当事人吃饭时放在餐桌上的手机、挂在椅子背上衣服中的钱包等。 ![]() 二、扒窃怎么认定? (一)罪与非罪的认定 扒窃入刑实际是为了加强对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盗窃行为的打击力度而规定的,兼有保护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目的,但该罪本质仍然是盗窃罪。盗窃罪作为财产类犯罪不仅要有盗窃行为,还要有盗窃的实际损害结果。所以,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关于扒窃的规定同样遵循刑法总则第13条但书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指导扒窃行为是否构罪的重要标准。因此,司法机关在办理扒窃案件时,应针对扒窃行为的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等特点,对扒窃行为的质与量作出统一的评定。 (二)犯罪形态的区分 扒窃作为盗窃罪的一种罪状和方式,所侵犯的法益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其既遂与未遂的区分仍应围绕财产的得失进行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明确了控制说是区分盗窃罪未遂与既遂的界限标准。扒窃作为盗窃行为的一种,当然也适用控制说,只要财物到手,扒窃行为即宣告完成,即构成盗窃罪既遂。 综上所述,扒窃行为是于公共场所扒窃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较难以根治。扒窃行为无论金额大小,都会被立案。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理解盗窃罪中的“扒窃”,一般扒窃案会被立案吗”全文。如果您还有关于刑事辩护方面的疑问,欢迎您到法律网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