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吗 |
释义 |
一、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吗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八十九条 【分期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一百九十条 【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二、申请劳动仲裁能拿到加班工资吗 可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非法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后,如果劳动者提供的证据清晰、充分,劳动者胜诉的几率很大,劳动者可以依法获得合法的工资。 三、申请劳动仲裁应提交的材料 (一)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内容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 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5、致送单位名称。 (二)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同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下列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劳动关系相关证明;其它证明材料。 3、申请人系用人单位的,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4、有委托代理人的,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系律师的提交律师事务所公函;代理人系公民的,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一般的劳动争议都可申请劳动仲裁,包括辞退员工、索要劳动报酬、变更劳动合同、社会保险纠纷等各方面的争议。申请劳动仲裁,除了需要原被告双方的基本信息情况说明外,有委托代理人的也需要委托代理人的信息,还需要有初步的证据资料,证明存在劳动争议的内容。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吗的相关知识,通过上文的讲解,我们可以知道,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不等于诉讼时效。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八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