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答辩状样本 |
释义 |
一、民事诉讼答辩状样本 答辩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答辩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被答辩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被答辩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答辩人因XXXX(写明案由,即纠纷的性质)一案,进行答辩如下: 请求事项:(写明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 事实和理由:(写明答辩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应针对原告、上诉人、申诉人,即被答辩人提出起诉、上诉、申诉所依据的事实、法律和所提出的主张陈述其不能成立的理由)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答辩人:(签名或盖章) XXXX年XX月XX日 附:本答辩状副本X份(按被答辩人人数确定份数)。 (注:民事、行政、刑事自诉各类案件答辩状的格式基本相同) ![]() 二、民事诉讼被告何时向法院递交答辩状 在理论上,一般答辩期限为自民事起诉状向被告送达之日起15日内(非工作日,包括节假日,节假日答辩期限不顺延),但口头答辩也行。 在实践中,就看法院给被告送达民事诉状时有无给被告下发举证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如果下达了前述两个法律文书,最好还是在15日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一般情况下,开庭时,原告宣读完诉状后,法官会告知你答辩,你可以按照答辩状答辩,也可以口头答辩。总之一句话,在实践中,你可以在庭审辩论终结前都可以发表你的辩论意见,不管你是否在答辩期内提交了书面答辩意见,在开庭时你还是照样答辩,没问题的。(注:如果考试,千万别按照实践中的操作来,如果你按照实践中的做法,你很有可能会做错,这不是说实践中的做法是错的,而是如果严格按照理论(法律规定),很多事情是没办法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处理完毕的) 在法院打官司,有经验的人都会提交书面答辩状,因为在庭审时,你说的有些话书记员可能记了个大概,所以有了书面答辩状,法院撰写判决时除了看笔录外,还会参考你的书面答辩状的,如果没有,只能看笔录了,所以要是打官司,最好提交书面的答辩状。 三、民事被告答辩的形式 关于民事被告答辩的形式,国外的作法允许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并存,大多数情况下只允许被告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答辩是出于对诉讼之正式性、专业性和严肃性的强调与重视。允许民事被告以口头的形式答辩更多的是出于便于民众更易的接近司法和保护弱势群体的考虑。我国的现有作法显然忽视了对便于民众更易的接近司法和保护弱势群体考虑。在司法为民和以人为本的强大意识形态话语和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的法治理念大行其道的现实语境中,采取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被告在书写有困难的情况下有权进行口头答辩,更为重要的不在于与这种泛政治化倾向的悄然吻合,而在于民事被告答辩制度对基本法理的符合以及由此达致的制度理性。 关于民事被告答辩的内容,我国现有的作法与国外的相比,显得过于简略,不利于对诉讼之正式性、专业性和严肃性的维护,也不利于发挥民事诉讼法律的规范性指引作用。可行的思路是在民事诉讼法中尽可能以列举的方式规定被告答辩的实质性内容和形式性内容。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民事诉讼答辩状样本的相关内容。综上,民事诉讼答辩状需要写清楚答辩的是想以及理由,理由要充分并且有确凿的证据加以辅助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网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