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事故后,如何进行医疗纠纷鉴定
释义
    一、医疗事故后,如何进行医疗纠纷鉴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后的鉴定流程是:
    1.提出医疗事故争议;
    2.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3.接到医疗事故鉴定书后,根据鉴定结果,双方可以可自行协商赔偿,也可以申请卫生局调解、或者申请由法院判赔;
    4.任何纠纷解决后,各医疗单位必须在7日内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卫生局。
    二、医疗损害鉴定和医疗事故鉴定的区别是什么
    1.鉴定性质不同。法律网提醒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其性质上,属于行政鉴定,而医疗损害鉴定则是一项诉讼活。
    2.鉴定的目的不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主要是为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提供事实依据;医疗损害鉴定是为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涉嫌医疗事故罪和非法行医罪的刑事诉讼等提供事实依据。
    3.鉴定的启动权不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启动权在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医疗损害鉴定的启动权在法院及双方当事人。
    4.鉴定的委托方式不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方式有两种;一是 行政部门转交;二是当事人双方共同委托。而医疗损害鉴定则是由法院统一对外委托。
    5.受理鉴定的权限不同。
    6.鉴定主体的范围不同。
    7.鉴定主体的责任方式不同。
    
    三、一般医疗鉴定多久做出来
    一般医疗鉴定45天做出来。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
    
    引用法条: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九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