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投匿名书
释义

投匿名书

中国封建时代投递匿名文状告发他人的犯罪行为。中国封建法律历来把投递匿名文状告发他人视为犯罪,并加以严惩。目的在于“用塞诬告之源,以杜奸欺之路”。秦律严禁“投书”告发他人。《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说:“有投书,勿发,见辄燔之;能捕者购臣妾二人,字(系)投书者鞫审谳之。”即说匿名书状,不得拆看,见后应即焚毁;能捕获者奖男女奴隶 二人,将投信人囚禁,审讯定罪。汉将“投书”改称为“飞书”、“飞章”。《晋书·刑法志》载:“(魏律)改投书弃市之科,所以轻刑也。”说明汉律对投书者,曾处以弃市之类的死刑,到魏时才予以减轻。唐朝将以往“投书”、“飞书”定为“投匿名书”。《唐律·斗讼律》规定:“诸投匿名书告人罪者,流二千里。得书者,皆即焚之。若将(其)送官司者,徒一年。宫司受而为理者,加二等。被告者不坐,辄上闻者,徒三年。”同条疏议对投匿名书作了明确解释:“谓绝匿姓名,及假人姓名,以避已作者;弃、置、悬之,俱是。”即说投递匿名文状的,包括隐匿名姓,或冒用他人名姓。不论丢在街上、放到官府中或悬挂在旌旗上的,都以投匿名书论罪。宋因唐制,无所更改。《大明律·刑律五》的规定有所变化,“凡投匿隐姓名文书告言人罪者,绞。见者,即便烧毁。若将送入官司者,杖八十。官司受而为理者,杖一百。被告言者,不坐。若能捉获本人并连匿名书状解官者,官赏银一十两,充赏”。明律与唐律不同之处在于,一方面加重投匿名书者的处罚。另方面减轻对送书者及受理官吏的处罚。同时对捕捉有犯者,给予物质奖励。封建法律对事涉侵犯皇权的匿名文状的规定,则另当别论。《唐律疏议》解释说:“若得告反逆之书或不测,理须闻奏,不合烧除。”以此及时查明或镇压试图推翻封建政权的政治性犯罪。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4 17: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