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诉人审查司法鉴定结论 |
释义 | 一、公诉人审查司法鉴定结论 1.在司法实践中,司法鉴定结论是查明事实的重要手段,但其作为证据的效力必须经过公诉人的严格审查。 2.《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将鉴定结论列为七大证据之一,强调了审查属实的必要性。 3.鉴定结论的科学性、专业性决定了其对案件的影响力,但鉴定人的专业水平、技术设备的先进性、检材的充分性以及政治素质都可能影响结论的正确性。 4.公诉人在审查鉴定结论时,应从鉴定人资格、依据材料的真实性、鉴定过程的客观性等方面入手,确保其作为定案依据的合法性与准确性。 二、审查鉴定结论的重要性 1.误解鉴定结论的权威性会导致错案发生。 不同级别或部门的鉴定结论地位相同,审查的重点包括鉴定人的资格和能力、依据材料的充分性和真实性、鉴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以及结论与其他证据是否矛盾。 2.审查的目的是排除偏见和错误,保障案件处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鉴定人的专业水平、所使用的技术设备和方法、掌握的证据材料充足性和鉴定过程中的主观态度都需接受审查,确保鉴定结论的正确性,以避免错误或武断的判断导致司法误判。 ![]() 三、规范对鉴定结论审查的必要性 1.规范审查过程有助于提高案件质量,减少上访申诉。 2.案件承办人应该自觉进行审查,而不是盲目信任鉴定结论,无论它是由哪个部门或哪个级别的鉴定人提出。 3.有关部门应从程序上规范审查,提出明确规定,加强办案人员的审查意识和能力,提高司法鉴定的准确性和信赖度,从而保障刑事司法公正。 对司法鉴定结论有疑问吗?法律网期待您的咨询,为您提供专业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