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是怎么样
释义   一、劳动争议诉讼时效的规定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算。依据《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提起民事诉讼的时效则为三年。依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劳动争议处理原则
    1、所谓劳动争议是指在有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为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所产生的一些争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处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这一规定确立了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即调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这是处理劳动争议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2、根据《劳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
    1、当事人申请:
    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
    2、审查受理: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3、仲裁前的准备:
    (1)组成仲裁庭;
    (2)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
    (3)调查取证;
    (4)拟定仲裁方案。
    4、仲裁审理:
    (1)通知当事人;
    (2)先行调解;
    (3)开庭裁决;
    (4)制作仲裁裁决书;
    (5)仲裁期限。
    上面的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法律知识。综上可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可见,多了解这些知识对我们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网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八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