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终止的几种法定情形 |
释义 | 一、劳动合同终止的几种法定情形 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在《劳动合同法》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法,劳动合同的终止不再允许通过约定来实现,只能基于法定的情形。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劳动合同期满;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劳动者死亡或被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 4.用人单位破产;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提前解散; 6.以及其他由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 这些规定旨在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无效的合同终止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不得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即使有这样的约定,该约定也将被视为无效。 这意味着,任何试图通过约定方式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都是不被法律所承认的。这一规定确保了劳动合同的终止只能基于法定的情形,从而避免了可能的滥用和不当操作。 ![]() 三、《劳动合同法》补充规定 除了上述的法定终止情形外,《劳动合同法》还做了一些补充规定。 如果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并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那么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那些长期为同一单位工作的员工,确保他们在接近退休年龄时不会失去工作。这样的规定无疑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一种有力保障。 还有哪些情形可以终止劳动合同?更多问题,不妨在法律网查找答案,我们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建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