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肢体残疾鉴定如何检查 |
释义 | 一、肢体残疾鉴定如何检查 1.在进行肢体残疾鉴定时,首要步骤是对肌力进行评估。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它决定了肢体运动的能力。 2.评估肌力通常根据肌力分级标准,从0级到5级,依次表示肌肉完全瘫痪到正常肌力。 3.评估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尝试某些动作,以观察肌肉收缩的情况,从而确定肌力等级。 二、肌力分级标准 肌力分级标准是评估肢体残疾程度的重要依据。 1.根据标准,0级表示肌肉完全瘫痪,毫无收缩; 2.1级表示可以看到或触及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3.2级表示肌肉在不受重力影响下可进行活动,即肢体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高; 4.3级表示在和地心引力相反的方向中尚能完成其动作,但不能对抗以外的阻力; 5.4级表示能对抗一定的阻力,但较正常人为低; 6.5级表示正常肌力。医生会根据这些标准来评估患者的肌力等级,进而确定残疾程度。 ![]() 三、医院描述及评残 1.在评残过程中,医院的描述对劳动鉴定委员会来说非常重要。 2.如果医院描述过于简单,如“截瘫”“偏瘫”等,而没有对“瘫”的程度进行明确描述,那么劳动鉴定委员会将难以进行准确的评残。因此,医院在描述伤情时,应特别注意对肌力的描述,确保评残的准确性。 3.根据国家评残标准,肢体瘫的分级主要依据肌力等级。 (1)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可评定为工伤1级; (2)三肢瘫肌力3级或截瘫、偏瘫肌力2级可定为2级; (3)截瘫肌力3级或偏瘫肌力3级或双手全肌瘫肌力3级可定为3级,以此类推。 这些等级划分有助于确定患者的残疾程度,从而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总结来说,肢体残疾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对肌力进行详细评估,并根据肌力分级标准来确定残疾程度。同时,医院在描述伤情时也应尽可能详细,以便劳动鉴定委员会能够准确地进行评残。 你是否还有其他关于残疾鉴定的问题?法律网一直在你身边,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和建议,让我们共同守护公平与正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