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正当防卫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一、正当防卫是什么意思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第20条所规定的一种法律行为。 1.它指的是在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时,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2.在此过程中,如果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损害,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3.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但行使这一权利时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否则可能构成新的不法侵害。 二、正当防卫的实施条件 实施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行为。这意味着,只有当存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且构成不法行为的侵害时,才能进行正当防卫。 2.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如果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或尚未开始,那么就不存在正当防卫的可能。 3.防卫行为必须具有防卫意识。这意味着,防卫者必须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而非出于其他目的。 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也就是说,防卫行为不能对无辜的第三方造成伤害。 5.防卫行为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这是为了防止防卫行为本身成为过度或不合理的侵害。 你对正当防卫还有什么疑问吗?法律网提供全面的法律咨询,快来提问吧!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