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如何计算3年诉讼时效 |
释义 | 一、民事诉讼如何计算3年诉讼时效 在民事诉讼中,3年的诉讼时效是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的。 换句话说,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这3年的时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这样的权益,除非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适当延长。 二、法定诉讼时效条款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意味着,一旦你的权益受到侵害,你有三年的时间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保护你的权益。 此条款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和时长,为当事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 ![]() 三、被告羁押影响程序 当民事被告被羁押时,诉讼程序的启动会受到一定影响。 1.如果刑事案件对民事案件有影响,那么民事案件会等待刑事案件裁判后再进行审理。这是为了确保案件事实的查清,保护原、被告双方的合法权益。 2.如果是由刑事案件引起的民事案件,符合条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如果被告确因涉嫌犯罪正在羁押,那么根据规定,民事案件会裁定中止,等待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得到遵循,避免在被告处于羁押状态时进行缺席审判。 民事诉讼时效和被告羁押问题只是法律领域的一角,你对其他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吗?法律网为你提供一站式的法律咨询服务,快来试试吧!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