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亡后是否享有民事权利
释义
    一、死亡后是否享有民事权利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这意味着,当一个人去世后,他或她就不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因此不再享有民事权利。
    出生和死亡的时间,通常以出生证明和死亡证明所记载的时间为准。
    所以,从法律层面来说,死亡后的人是不再享有民事权利的。
    二、民事权利终止依据
    民事权利的终止,主要依据是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其出生时开始,至其死亡时终止。
    这意味着,当自然人的生命终止时,其民事权利能力也随之消失,不再享有任何民事权利。这是民事权利终止的法律依据。
    
    三、民事权利保护方式
    民事权利的保护方式主要分为两种:自我保护和国家保护。
    1.自我保护,也被称为私力救济,是指权利人自己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来保护其权利。
    这种方式主要包括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实施自助行为的条件包括:
    (1)必须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
    (2)情事必须紧迫到来不及请求国家保护;
    (3)采取的方式必须是法律所许可的;
    (4)事后必须立即请求国家保护。
    2.国家保护,也被称为公力救济,是指当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由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来保护。
    这种方式是通过国家的公权力来维护民事权利,保障其不受侵犯。
    总的来说,民事权利的保护方式既有自我保护,也有国家保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保障民事权利的完整和安全。
    你对民事权利还有哪些疑问?如需更多法律建议,不妨在法律网上发起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全面的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十三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