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揭秘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合法流程 |
释义 | 一、揭秘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合法流程 伤残鉴定流程如下: 1.由办案单位出具的委托伤残鉴定的委托信或委托书,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委托,从事委托请求事项的司法鉴定; 2.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应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鉴定机构受理后,被鉴定者到受委托的鉴定单位进行伤残等级的鉴定; 4.在一个法律规定的时间内,鉴定单位需要作出鉴定的结果,制作鉴定书,然后由被鉴定人或者是办案单位将相应的鉴定书取走,鉴定结束。 二、交通事故中伤残鉴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当事人应与鉴定人员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 2.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提供伪证,如提供伪证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3.当事人不得私自更改伤残鉴定书的内容,否则该鉴定书无效。 4.当事人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 ![]() 三、伤情鉴定与伤残鉴定有何不同 1.确定的时间不同 伤情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如果错过时间等伤势好转就无法进行鉴定,而伤残鉴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病人身体状况比较稳定以后进行,伤者体内有固定物的需取出固定物。 2.提出鉴定的机关不同 伤情鉴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提出,伤残鉴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或由当事人向法院提出鉴定申请而发生,如果当事人要提起民事诉讼,向法院提出申请鉴定比较妥当。 3.目的不同 伤残鉴定主要在于评判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即对受害人工作、生活、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伤残鉴定的等级直接影响到鉴定的结果。而伤情鉴定在于确定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鉴于其目的不同,因此,反映在损伤程度和伤残程度的评定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也就是说,可以被鉴定为重伤的不一定构成伤残。因为有些损伤本身可能很严重,但经过治疗后可能痊愈而不影响功能。 4.等级划分不同 伤残鉴定根据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影响的程度划分为1至10级。法律网提醒,伤情鉴定则根据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轻微伤、轻伤和重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