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
释义
    一、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有哪些
    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民事纠纷打官司的基本流程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缴纳费用确有困难的,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4.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三、民事诉讼的收费标准是什么
    财产案件,按争议的价额或金额,照下列比例交纳:
    1.不满一千元的,每件交五十元;
    2.超过一千元至五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四交纳;
    3.超过五万元至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三交纳;
    4.超过十万元至二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二交纳;
    5.超过二十万元至五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点五交纳;
    6.超过五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
    7.超过一百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零点五交纳。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