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订合同后如何确定履行期限 |
释义 | 一、签订合同后如何确定履行期限 签订合同后确定履行期限的方式如下: 1.合同中有约定的,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 2.合同中无约定,当事人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对履行期限进行补充; 3.不能达成协议的,可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4.仍不能确定的,债务人可随时履行,但债权人需要留给对方必要的履行的准备时间。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五百一十一条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就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二、订立合同应遵循哪些原则 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等。任何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应当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 三、签订合同的流程是怎样的 1.立项:根据立项依据及资金来源(预算内与预算外)等进行。 2.意向接触:确定合作主要条件及运作方式,开展相关合作条件或价格方面的咨询,或者按招投标管理规定组织招标。 3.资信调查:确定合作主体是否符合签约要求、是否具备履约合同的能力。 4.草拟合同(协议)文本、谈判:经办部门根据项目进行草拟合同(协议)文本后,与合作主体进行谈判,就合作条款达成共识。 5.审查会签:承办人填写《合同送审责任表》,附合同草案,连同合同立项依据、他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证明材料,送会签部门、分管领导、法律顾问、公司领导审查。 6.签订合同。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