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履行的基本法则是什么
释义
    一、合同履行的基本法则是什么
    合同履行的基本法则是:
    全面履行的原则;诚信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自愿、平等、公平的原则;合法的原则;以及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二、合同履行的地点
    法律网提醒您,合同履行地点就是合同按照约定或者实际实施的地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所以,要确定合同纠纷的管辖,就应首先确定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的规定: 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合同履行的方式
    合同履行方式按形式可以分为:
    1.法定义务;
    2.正确履行;
    3.亲自履行;
    4.合同约定不明的履行;
    5.第三人履行;
    6.价格变动的履行;
    7.不完全履行;
    8.情势变更。
    《民法典》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十八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