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强制执行力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一、强制执行力是什么意思 强制执行力的意思是,确定的给付判决所具有的通过动用国家权力予以强制实现其给付内容的效力。确定的给付判决所确定的义务,义务人应当自觉履行,否则法院可根据权利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强制其履行。法律网提醒您,强制执行力一般发生在判决确定之时,但也有例外,例如,在将来给付判决中执行力发生在判决确定之后。 二、强制执行力和法律约束力的区别 1.决定主体并且执行主体不同:前者只有法院作出,后者既有法院又有行政机关作出; 2.执行依据不同:前者包括法院的裁判文书、仲裁裁决书和公证债权文书,后者则包括法院的行政判决书、裁定书,以及行政机关制作的行政决定书、命令书等; 3.授权法律不同:前者是民事诉讼法,后者是行政诉讼法; 4.目的结果不同:前者目的是强制义务人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的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后者目的是强制义务人履行行政法中所规定的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 5.执行对象不同:前者的执行对象多为财产权,后者的执行对象既有财产权也包括人身权; 6.申请主体不同:前者多为民法中的债权人,后者行政机关可以向法院申请,也可以不申请就执行。 7.可否和解不同:前者在强制执行中可以和解,后者在强制执行中一般不得和解; 8.可否救济不同:前者多为终审判决的执行,一般不会有救济渠道,后者在强制执行后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但复议期间不得停止强制执行。 ![]() 三、法院制作的调解书都具有强制执行力吗 法院的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法院依制作的调解书符合法律规定的,调解书生效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一方不执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对方具不履行义务,可向法院申请执行。基层调解委员会、司法所等组织、部门制作的调解书,经双方签字后,具有证据效力。如果一方拒不履行,需要通过诉讼来确认该调解书的效力,然后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