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假药案几个月结案
释义
    一、假药案几个月结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统计出办案最长期限总共602天。也就是说,这个期限是最长的,司法机关只能在这个期限内结案,不得超期。如果超过这个期限继续羁押就是违法的。犯罪嫌疑人或家属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申请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强制措施期限 (最长羁押期37天)
    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第92条)
    (一)拘留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特殊情况拘留延长至30天、审查批准不超过7天,最长37天。(第六十九条)
    (二)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 (第58条)
    (三)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第58条)
    (二)侦查羁押期限 (最长羁押期7个月)
    (一)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侦查羁押期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第124条)
    (二)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经本法第124条规定的期限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第124条)
    (三)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2个月;(第127条)
    (四)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
    (三)审查起诉期限 (最长羁押期限6个半月)
    (一)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时间为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第138条)
    (二)改变管辖的,改变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三)退回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每次1个月;两次可以2个月。 (第140条)
    (四)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重新计算起诉期限,两次1个月和两次延长半个月共3个月(第140条);
    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
    (五)被不起诉人对依据刑法第142条第2项做出不起诉决定的申诉,在7日以内提出。
    (四)审判期限 (最长羁押期限5个月+10天)
    (一)普通程序一审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计2.5个月。(第168条)
    (二)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三)提起上诉或抗诉时限10日。(第138条)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四)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第178条)
    (五)二审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计2.5个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第196条)
    从上述各办案期限统计:37天(刑拘)+210天(侦查与补充侦查)+195天(审查起诉)+160天(两级审判)=602天。
      
    二、销售伪劣产品向谁举报
    可以向公安局、工商局、消费者协会投诉举报。
    国家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含产品的加工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含产品的直销者)。
    (二)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
    (三)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包括国家有关产品质量、工商行政的管理制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假药案几个月结案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所以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为人的故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内有意制造伪劣产品。在销售领域内分两种情况:一是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二是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零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