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东莞保障房陷入尴尬
释义
    房价高企,保障房成了不少人“居者有其屋”的寄托。但东莞雅园新村保障房小区,4000余套房仅有300人成功申请,随后,市住建部门明确表态,明年把剩余的廉租经适房都转为公租房,今后不再建设廉租经适房,以公租房建设为主。
    公租房申请门槛更低、且向新莞人开放,今年,东莞从省里领到了17455余套公租房的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超额完成任务。但企业宿舍被充作公租房、公租房租金本地人、新莞人不一样、“先开工建设后调研需求”的做法让公租房再次陷入尴尬境地。到底公租房未来以何种方式对市民开放?
    今后公租房是主力市民期望高
    据介绍,市属保障房小区雅园新村于2007年10月动工,共建设住房4852套。而截至目前仅有300户成功申请。东莞保障房小区陷入“差房的没条件,有条件的不差房”的尴尬境地。
    今年11月,市住建局表示,将把剩余的廉租经适房转为公租房,向新莞人开放,扩大保障范围。今后将不再建设像雅园新村一样的廉租经适房小区,保障房建设公租房为主力。
    本月初,《东莞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初稿明确保障对象为3类群体,东莞户籍的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东莞户籍的新就业职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至此,东莞率先打破了保障房的户籍限制,将保障房向800多万非户籍人口开放。
    消息一出,市民纷纷对保障房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家住东城牛山的陈先生曾经因为收入条件略微超过廉租房的门槛而无法如愿。得知1.7万多套公租房开建的消息,陈先生立刻上网搜索如何申请,“听说公租房的申请门槛低很多,说不定这次我能申请上了。而且各个镇街都有,我不用搬到太远的地方。”
    公租房多是单位宿舍不对外租赁
    今年省里给东莞下达了1.7万余套公租房的建设任务。市住建局透露,截至目前,东莞已102.35%完成任务,其中7544套已竣工。
    昨日记者来到南城高盛科技园,根据市住建局网站上公布的信息这里有138套公租房已于5月竣工。然而记者询问多名员工和保安,得到的答复均是“公租房?没听过。”最后,在深圳某电子公司驻莞分公司一名员工小杨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名为“员工之家”的3栋公租房。每栋楼都大门紧锁,只有住户刷卡才能进入。
    小杨介绍,他今年5月来这里工作就住进了“集体宿舍”。“住这里的都是科技园里各家公司的员工,外人好像不让住。”在小杨的宿舍记者看到,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着4张上下铺,里面还带有卫生间和阳台。“标准是8人一间,但也有6人的,4人的,还有夫妻房和单人间。我们公司免费提供给员工住。”
    采访中不少市民反映,公租房“看不见摸不着”。这是因为与高盛科技园的“员工之家”一样,目前竣工的公租房7成都是企事业单位配建的宿舍,即“定向租赁”。受限于廉租房、经适房的门槛,许多本以为可以享受公租房的人无法如愿,保障房政策让他们很“尴尬”。
    余某在塘厦镇莆心湖的一家电子厂打了6年工。对于就在自己租住的农民公寓不到1公里的地方,近200套公租房今年1月已竣工的消息,她颇感惊讶,“从没听说过啊!”而且她也几乎没可能享受到近在咫尺的公租房,因为那是属于另一家电器公司的员工宿舍,不对外租赁。“希望能多一些面向所有市民、而不是给内部员工的公租房。”
    租金分档计收新莞人盼“一视同仁”
    租金是保障对象关心的核心问题。根据相关政策,目前东莞市属经适房的基准售价为2250元/平方米,按照朝向、楼层等作适当调整;而同样“只租不卖”的廉租住房租金仅1元/平方米。但对于公租房租金,办法却没有明确价格,而是以同地段、同条件的普通商品住房为标准计收。
    《东莞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初稿》给出的答案是“本市困难家庭,租金按照60%计收;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租金按80%计收”,这样的租金分档让不少新莞人不解的同时,也有些“失落”。
    常平一家台资企业员工江某说,“为什么一定要分出租金档次?划分的依据和理由是什么?”“肯定应该一视同仁啦!”南城一家奶茶店老板张钰雯说,自己来东莞10年,眼看着新莞人积分入户制、子女积分入读公校等制度出台,“政府对新莞人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包容,但让新莞人承担更高租金的做法,实在让人费解。”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7: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