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可以仲裁吗 |
释义 | 一、签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可以仲裁吗 1.在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后,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仍然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如果劳动者在协议中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且双方已经就离职补偿等事项达成一致,并确认再无其他争议,那么劳动者在后续申请仲裁时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 因此,在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前,劳动者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并谨慎考虑是否放弃其他权利。 二、仲裁申请的程序和内容 劳动者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操作。 1.劳动者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相应的副本。申请书应包含劳动者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姓名和住所等内容。 2.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仲裁委员会会制作受理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并在受理后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3.被申请人应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但即使不提交答辩书,也不会影响案件的仲裁进程。 4.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和被申请人都有权提供证据和进行辩论。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辩论情况,作出裁决。如果劳动者对裁决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三、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 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法律还规定了仲裁时效的中断和中止制度。如果劳动者在时效期间内向对方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仲裁时效会中断并重新计算。 3.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劳动者无法在规定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会中止并在原因消除后继续计算。 4.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你对劳动仲裁还有什么疑问吗?如果你还有法律问题想要了解,可以在法律网上留言,我们会尽快为你提供解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