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古代宪法
释义

古代宪法

“近代宪法”的对称。以宪法产生的时代所作的分类。古代奴隶制、封建制社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君主颁发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以及规定国家和臣民基本准则的法律文件。在中国古籍中,出现过许多“宪”和“宪法”的法律名词,如“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尚书·说命》)“赏善罚奸,国之宪法”;(《国语·晋语》)等。这些都泛指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典章制度和法令,且多含刑法之意,不同于近代宪法。中国的古代宪法,例如西周的宗法制度,它是以宗法关系为核心的王位继承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又如隋、唐时期确立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如唐律中的职制律、唐六典等,都是中国古代的宪法性法律。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曾汇集过150多个国家的法律,按其性质和作用,划分为普通法和宪法两种,亚氏所称之宪法,是指有关规定国家组织和权限的法律,他还主张普通法律应以宪法为根据。在古代罗马帝国的立法中,宪法是指皇帝须发的“诏令”和“谕旨”,以区别当时罗马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在欧洲中世纪封建时代,宪法具有组织法的含义,例如12世纪中叶,英国颁布过一部克拉伦敦宪法,主要是确立国王与教士的关系,属于国家组织法。英国从中世纪以后,建立了代议制度,确立了国王未得到议会同意不得征税和立法的原则,英国人将此种代议制度称为“Constitution”。后来这种代议制度普及到欧美许多国家,人们就将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Constitution,意思是确立立宪政体的法律。古代宪法不同于近代宪法的主要区别是,它还不是概括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主要原则的比较全面的根本性法律,也不可能体现近代代议制民主制度。

随便看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6: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