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即诏令,皇帝颁布的命令。源于《尚书》的誓诰,意为告知,如《韩非子·初见秦》篇:“土地广而兵强,战胜功取,诏令天下。”秦始皇登上帝位后,将其规定为皇帝的专用文体: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汉承秦制,《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云),如故事。”(《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又据《旧唐书·百官志》称:“文书诏令,则中书舍人掌之。”但唐代所规定的皇帝命书中,只有册、制、敕、三种,尚无诏。宋规定“命令之体”有七种:“曰诏书,赐待制、大卿监、中大夫、观察使以上,则用之。”(《宋史·职官志》一)明朝的诏书,“凡上之达下,曰诏”,(《明史·职官志》一)至清仍沿用,《大清会典·内阁》规定:“凡纶音下达者,曰制、曰诏、曰诰、曰敕,皆拟其式而进焉。凡大典示百寮,则有制辞。大政事,布告臣民,垂示彝宪,则有诏、有诰。”至此,诏书已发展为多种形式,如诏旨、诏敕、诏条、诏策、诏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