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意识形态 |
释义 |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形式。社会各阶级的法律意识的核心的、占主导地位的部分。最能够体现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受其决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特点,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按各阶级在社会中地位,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形态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形态忠实地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辩护,极力论证现行统治尤其是现行法律统治的合理性、正当性、排斥和压抑与之相悖的法律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传播,使人们感到只有得到它的赞许的思想、观念、行为等才是合法的,正当的,因而,它是维护现行统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形态则以总体上对现行法律否定的,至少是消极的态度,而这部分法律意识可能是作为旧社会制度的残余影响的滞后的法律意识,也可能是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迟早能够得到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形态是该社会的现行法律体系的要素,可以成为法律能量的渊源,直接反映了该法律体系的本质和社会政治内容,其基本形式有:世界观性质的法律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法律学说,职业的法律意识,群众的法律意识。强调法律意识的意识形态性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法律意识中所包含的法律文化成份。 |
随便看 |
|
法律词典收录24077条法律百科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