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整个行业为何没有保险理赔细则? |
释义 | 眼下在保险行业,“国十条”成为倍受关注的话题。业内几乎一直认为保险业发展空间将继续加大,竞争也更为激烈。没有人怀疑保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其保障作用、减少矛盾、减轻社会负担的功能会不断增强。 然而,长期以来困扰保险行业发展的问题并不会因“国十条”的出台而迅速化解,保险普及不够、市民对保险的了解和信任不够,尤其是保险“理赔难”等保险客户抱怨最多的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解决。记得在2005年网络评选出的“十大维权热点难点”中,保险来说,很难注意到这一点,客观上给人一种受蒙蔽、受欺骗的感觉,甚至容易引起人们的愤怒。前不久发生的重疾险理赔官司就属于比较典型的案例。 笔者建议,保险公司在今后的保单中,不仅要除去类似“备注”的字眼,而且要将“备注”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放大,作为保险合同中的特定条款或特别警示。要明确什么情况下是可以理赔的,什么情况下是不可以理赔的,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友情提醒不仅让人感到放心,而且还觉得十分亲切。 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激烈,各公司都在争抢市场份额,都在拼产品和营销,但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落实在售后服务上,落实到具体理赔上,如果售后服务跟不上,“理赔难”不能解决,保险是很难被市民认同的。 笔者希望保险公司在扩大市场、扩大销售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保险公司的根本是保障客户安全平安,保障那些发生不幸的家庭减少损失。理赔能否到位就是最好的检验。 为了早日消除市民对保险的误解,使保险尽快走进千家万户,希望保险公司多站在客户角度、保障客户的利益所在,切实解决好制约保险发展的“理赔难”瓶颈问题,适时出台理赔细则。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