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疫情防控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释义 |
1、 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合同能否终止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疫情防控期间依法终止劳动合同,但企业应尽可能减少或不裁员,以稳定劳动力市场 二、相关法律法规 第39条【用人单位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过失解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经证明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徇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严重影响本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有第一项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无效的,本法第26条(6)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冠病毒感染肺炎防治中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负责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现就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通知如下: ,新冠病毒,肺炎,疑似人员,如果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期间,或由于政府实施的隔离措施或其他紧急措施,无法提供正常劳动力,企业应支付员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则应推迟至员工的医疗期、医疗观察期、隔离期到期或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结束。如果企业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可以通过与员工协商调整工资、轮班、缩短工作时间等方式稳定岗位,尽量不减少或减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定就业补贴。企业在工资支付周期内关闭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在一个以上的工资支付周期内,如果员工提供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员工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由企业支付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照各省规定的办法执行,自治区、直辖市 三、因疫情影响,当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暂停仲裁时效。仲裁时效期间自中止时效的理由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因疫情影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难以在法定期限内审理的,试用期限可相应顺延 四、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疫情企业的劳动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劳动保障监督执法,切实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20年1月24日 上述知识是小员工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企业应尽量减少裁员或不裁员,以稳定劳动力市场。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读者咨询法律意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