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诈骗的特点及对策
释义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合同是人们进行经济交往的中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使中国面临更大的市场空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合同交往越来越活跃,,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重组。以合同法确定的诚实信用原则为出发点,以合同欺诈为重点,参考国外有关观点和国内最新的合同欺诈研究成果,利用合同欺诈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欺诈已成为不和谐的一面,并结合相关的合同法案例,对合同欺诈的特点、存在的原因、分类及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同时对合同欺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本文能引起学者和法律专家对合同欺诈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研究背景近年来,合同诈骗违法活动日益猖獗,合同诈骗案件日益增多。据有关统计数据,1993年,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中,合同纠纷案件占92%,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能够顺利履行的不到70%。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检查企业签订合同52万份,发现不合格合同20.7万份,金额97.2亿元。1995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150万家企业的合同签订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不合格合同34.9万份,涉及金额291亿元。全国合同履行率仅为65%。2000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合同诈骗案件1万多件,涉案金额64.6亿元。2001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49万家企业签订和履行859万份合同进行了检查,不合格42.9万份;到期未履行的合同有285000份;10800份违约合同;91 000份合同被终止。据了解,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的现象依然突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去年共查处案件1.4万件,涉案金额70多亿元。许多合同签署人被欺诈,甚至破产。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合同陷阱无处不在。合同欺诈践踏了公平贸易法和市场诚信,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如果管理者不注意日益猖獗的合同欺诈,他可能会落入合同欺诈的陷阱。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提高,合同诈骗方式也形成了以下新特点:
    

第一,智能化。主要表现为欺诈者在利用合同进行欺诈之前,一般需要对欺诈对象、市场情况和合同条款进行仔细的调查研究,并就合同内容撰写文章,设下伏击,精心设计和安排陷阱,诱骗他人受骗。欺诈者还研究被骗对象的心理状态和商业状况,并尽最大努力为自己寻找好对象进行报价。在签订合同时,他们总是装出非常真诚的样子,对合同条款的制定非常认真,甚至主动要求公证部门进行公开认证,以骗取对方的信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0: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