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并购融资的方式有哪些 |
释义 | 并购融资的方式 1、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获利并积累所得的资金。内源融资主要指企业提取的折旧基金、无形资产摊销和企业的留存收益。 内源融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并留存在企业内可供使用的“免费”资金,资金成本低,但是内部供给的资金金额有限,很难满足企业并购所需大额资金。 2、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企业外部筹集所需的资金,外源融资根据资金性质又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 3、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为取得所需资金通过对外举债方式获得的资金。债务融资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和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 债务融资相对于权益性融资来说,债务融资不会稀释股权,不会威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债务融资还具有财务杠杆效益; 但债务融资具有还本付息的刚性约束,具有很高的财务风险,风险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企业生存。 在债务融资方式中,商业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并购时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其他融资渠道不畅或融资成本太高。 此外,并购活动也往往是政府“引导”下的市场行为,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比较容易获取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 4、权益融资 权益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优先股等方式取得的资金。 权益性融资具有资金可供长期使用,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 但权益融资容易稀释股权,威胁控股股东控制权,而且以税后收益支付投资者利润,融资成本较高。 目前我国比较普遍的并购融资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四种,并购融资并不是一定安全的,还会有很多的风险,企业需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读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