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法律上的可撤销合同 |
释义 |
1、 法律上什么是可撤销合同?所谓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具有撤销权的一方是否因缺乏某些有效要件而行使撤销权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本合同对双方均有效。它是一个相对无效的合同,但与绝对无效的合同不同。相关知识:可撤销合同的特点是什么?可撤销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也不符合合同的有效要求,但这种不一致反映在意思表示不真实上。例如,由于重大误解、明显不公平、欺诈、胁迫或利用他人危险而订立合同。法律并不直接否定意图表达不真实的合同的效力,因为它只涉及当事人的利益,不涉及合同的合法性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是赋予当事人变更或撤销的权利。这不仅体现了公平交易法的要求,也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 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合同,只有在被撤销后才无效。可撤销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只有在存在可撤销理由的情况下,被撤销后才失效。如果撤销权持有人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行使撤销权或仅变更了合同的某些条款,则合同仍然有效,双方仍受合同约束,不得以合同具有可撤销因素为由拒绝履行合同义务。这与无效合同不同。无效合同自成立之日起即被认定为无效合同,经当事人更正后不能成为有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也不同于具有待定效力的合同。合同的有效性尚未确定。合同是否生效尚不确定。经授权人批准后生效。可撤销合同有效,合同无效仅因为有撤销权的人行使撤销权 合同是否被撤销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人是否行使撤销权。因为可撤销合同主要涉及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不真实,其他人很难知道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即使他人知道并且当事人自愿承担该行为的后果,根据意思自治原则,法律也没有必要干预。因此,法院采取不起诉、无理由的态度:当事人不主张撤销的,法院不能主动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法院和仲裁机构只能变更合同,不得撤销合同。这是可撤销合同和无效合同的另一个区别。由于无效合同内容的违法性,当事人不能选择确认其效力。即使双方当事人没有声称合同无效,国家也会积极干预,宣布合同无效。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由合同当事人行使,这与效力未定的合同中的批准权不同 我们都知道,依法可撤销的合同是合同签订后依法可以撤销的合同,但它们也需要满足某些条件。我们需要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行使可撤销权。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您在luba.com上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