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15种 |
释义 |
如果用人单位终止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1)用人单位建议双方协商终止劳动合同 (2)员工非因工患病或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雇主另行安排的工作,且雇主终止劳动合同 (3)劳动者不称职,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后仍不称职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4)订立劳动合同的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重组并依法裁减人员的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并依法裁减人员的 (7)因企业生产变化、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制定裁减程序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的其他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裁减人员的,员工同意续签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定期劳动合同 (10)因用人单位依法被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 (11)因雇主被吊销营业执照而终止劳动合同 (12)因雇主被责令关闭而终止劳动合同 (13)因雇主被撤销而终止劳动合同 (14)由于雇主决定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终止。 (15)由于雇主在其营业期限到期时不再继续经营,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