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论我国反倾销法中加入区域产业条款
释义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建立和完善,国内环境和国际经济形势也对我国反倾销法的进出口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对反倾销问题作了粗略的概括。国务院还于1997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对反倾销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不幸的是,由于当时认知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这两部法律都不涉及在确定国内产业时确认中国是否存在区域产业的问题。这与欧美大国利用反倾销法作为限制进口和促进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之一的做法(1)以及利用区域性产业条款确定倾销损害以保护自身利益的国际形势不符。笔者认为,我国在制定反倾销法或修改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时,应增加区域产业条款的规定。我们知道,现代反倾销法中的所谓倾销是可以征税的倾销。只有对倾销产品最终确定一定比例的高税率,才能给受损的国内产业和公共利益带来实质性的利益。确认倾销的存在只是征收反倾销税的必要条件,而损害的存在是征收反倾销税的充分条件。征收反倾销税必须同时满足二者并具有因果关系。在确定损害时,一个重要方面是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损害的影响。如何界定国内产业的概念和范围,直接影响和决定损害是否发生以及反倾销税的征收。因此,确定国内产业的概念和范围非常重要
    

国内产业通常被视为生产相同产品的国内生产商的总数,或者这些产品的总量占中国此类产品总产量的大部分。有两个例外。首先,当生产者与出口商或进口商有关系,或者是倾销产品的进口商时,国内产业不包括生产者。二是反倾销法中的区域产业条款
    

,区域产业在中国被翻译成区域市场和区域产业,是指在确定进口商品对一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一个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产业。如果对该地区的行业造成损害,可以认定损害成立。它最早由美国在关贸总协定肯尼迪回合谈判中提出,目的是处理加拿大对其东北部地区的倾销产品,并促进反倾销税的征收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