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份合作制及其类型 |
释义 |
股份合作制企业不同于一般股份制企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营目的不同。股份制企业的宗旨是利润最大化。资本增值是公司的最高利益和准则。它是一个纯粹的竞争性和以利润为导向的经济组织。它参与市场竞争,始终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竞争机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宗旨是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它还需要参与市场竞争,追求企业利润。但是,由于企业的所有成员都是股东和职工,可以形成合力,形成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企业制度。② 股票的性质是不同的。股份制企业的股东一旦自由入股,股份(股)就只能横向流动,即可以自由买卖转让所有权。但不能逆向退换,也就是说,不能退换。作为股东,存在着互惠互利、资本流失的可能。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一部分财产,用于社会积累,另一部分财产归职工个人所有,形成了按股共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产权制度。职工转移、退休、死亡时,可以将部分职工返还职工,也可以在企业内部继承和转移;但是,企业存量资产中量化给职工的部分,不能被职工拿走(这部分量化的存量只是职工有收入权,而不是最终的产权)。这是不能退市的股份制原则和可以退市的合作制原则在股份合作制中的不同体现和运用。③ 企业员工有不同的身份。股份公司的员工不一定是公司的股东,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公司的员工。因此,公司与员工之间往往是一种雇佣关系,因此劳资矛盾很多。股份合作制企业强调职工是股东。新员工必须入股公司。不入股的为员工,最高持股比例为10%。工人既是业主又是工人,他们应该用多种方式确认自己。所谓确认,是指公司和自身都确认自己是公司的股东,是企业的老板之一;同时,如果你拥有股票,你可以决定你在企业中拥有多少股份,也就是多少资本。这是质与量的结合,确立了职工作为股份合作制真正主人翁的地位和身份。股份合作制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强于一般企业。比如,在一个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企业里,员工可以自觉克服平均主义、大锅饭、铁椅子等弊端,比如多年来公有制创造的“工资刚性”、“福利刚性”、“奖励钻石性”等等,并能承受因企业效益不佳而减少工资,弥补或因股东破产而造成的企业亏损和失业。这说明股份合作制企业能够使员工树立长期行为,真正把爱工厂当家,从而消除多年的用工观念。④ 分配系统是不同的。公司税后提取法定公积金后,是否提取任意公积金完全由股东大会决定。公司只对员工实行按劳计酬的原则。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实行按劳按资分配的原则。只要股东是劳动者,就不必由劳动部和政府部门控制,实行“按劳支付,不封顶,保证下限”的原则。职工作为企业的股东,应当按股分配,同股同利,同股共担风险。这既分享了利润,又分担了风险,从而形成了对劳动者强有力的产权激励和产权约束(风险约束)机制。因此,它不仅反映了劳动创造的价值,也反映了资本增值带来的收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