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致残如何索赔 |
释义 |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残疾程度。工伤伤残鉴定结束后,向当地劳动部门提交申请材料(一般有工伤鉴定证明、伤残鉴定报告、身份证复印件、银行账号等)申请工伤待遇。工伤保险基金审核后,我们将接受伤残待遇。 工伤待遇:属于工伤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职工遭受工伤或者职业病的,应当给予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受伤。 受伤职工因工伤住院治疗的,所在单位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向其支付住院伙食补助;受伤职工到统筹区域外就医的,单位应当按照出差标准支付交通、住宿费用。职工因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职业病,需要停职接受工伤医疗的,停产留薪期间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伤情严重或特殊的,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 生活照料费用按三个不同的水平支付: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标准为统筹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30%。 员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6级伤残的,可享受以下福利:按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中一次性发放伤残津贴(标准为:7级伤残13个月工资,8级伤残11个月工资,9级伤残的9个月工资,10级伤残的7个月工资)。) 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津贴和一次性伤残就业津贴。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贴,由用人单位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按照统筹地区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标准为:7级26个月、8级20个月、9级14个月、10级8个月。一次性残疾就业补贴标准为:7级10个月、8级8个月、9级6个月、10级4个月。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