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债权转让的对外效力是怎样的
释义
    【为您推荐】乌当区律师 吉利区律师 黄石律师 右玉县律师 滦南县律师 夷陵区律师 榆次区律师
    债权转让,也称为“债权让与”,是指在不改变债的性质的前提下,债权人通过转让协议将其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享有的行为。进行债权转让所产生的效力分为对内效力与对外效力,那这其中债权转让的对外效力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在下文进行了解吧。
    一、债权转让的对外效力是怎样的
    债权转让的效力分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以下我们论述债权转让的对外效力。债权转让的对外效力发生在当事人、债务人及第三人之间。对外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债权转让应通知债务人,否则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依照《合同法》第八十条的规定,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通知由原债权人即转让人作出,应以到达相对人即债务人为生效要件。在连带债务的情形中,虽然连带债务对于债权人视为同一债务,但各债务人负担各自以全部给付为内容的独立债务。因此,原债权人必须通知全体债务人。如果仅对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人予以通知,则债权转让只对此人发生效力。原债权人发出的债权转让通知,一旦到达债务人,非经受让人同意,不得撤回。
    2、债务人不得再向转让人即原债权人履行债务。
    转让人与债务人因债务转让而完全脱离关系。转让人不得再向债权人请求给付债务。如果债务人仍然向原债权人履行债务,则不构成合同的履行,更不应使合同终止。如果债务人向原债权人履行,造成对受让人的损害,债务人应负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因原债权人接受此种履行,已构成不当得利,受让人和债务人均可要求其返还。
    3、债务人在合同转让时享有的抗辩权并不因合同权利的转让而消灭。
    我国《合同法》第82条规定:“债务人在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权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受让人既然是自转让人处承受权利,他所取得的权利自然不得大于转让人。在债权转让之后,债务人对原债权人所享有的抗辩权可以对抗受让人即新的债权人。
    4、同一债权转让数个人的,最先通知债务人或在确定时间内最先被债务人接受的转让具有优先效力。
    如果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出于善意向受让人履行,即使该债权转让是无效或因其他原因而被取消,债务人的履行仍然有效。
    5、债权转让后,债务人可以行使抵销权。
    依照《合同法》第83条的规定,当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的通知时,债务人对转让人即原债权人也享有到期债权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二、哪些债权不得进行转让
    依据《合同法》第79条规定,以下三类债权不得转让: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这类债权主要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如雇佣、委托、租赁等合同所生债权;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等。
    2、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相对方转让债权的内容,该约定同其他条款一样,作为合同的内容,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因而此种债权不具有可让与性。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何种债权禁止让与,所以,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是指合同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中关于债权禁止让与的规定。
    主要体现在对债务人方面。此时虽然不需要经过债务人的同意,但需要实际的通知债务人,否则的话就会导致转让行为对债务人不发生法律效力。而在转让债权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知道究竟法律中规定的哪些债权是不能进行转让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