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投资入股协议主体资格有什么要求? |
释义 | 生活中,可能我们自己并没好的主意去成立一个号的公司或者是有时间去经营一个成功的公司,此时如果我们发现有好的项目或者是有好的公司时,就会想投资入股来赚取更大的利益。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只要是交钱就可以成为一个公司的股东的,并不是所有人都符合的。下面,小编将就投资入股协议主体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什么是股东资格? 股东资格又称股东地位,是指各民事主体作为公司股东的一种身份和地位。具有股东资格 ,就意味着股东享有包括自益权和共益权在内的各项权利;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担股东应当承担的相应义务,主要是指在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二、投资入股协议主体资格有什么要求?法律如何规定? (一)普通股东的资格限制 1、自然人股东应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虽然《公司法》并未对自然人股东的行为能力做出明确要求,但是,按照《民法通则》的基本规定,自然人作为公司股东应当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相关投资协议的签订、章程的签署、出资的缴纳等法律行为。 2、法人股东应是可以从事营利性活动的法人。 当前,各类国家机关被禁止经商、办企业,也就不能成为公司的发起人和股东;但是,经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可以可以作为发起人投资设立公司,譬如,2003年12月成立的中央汇金公司即系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代表国家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关于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事业法人能否成为公司股东,尽管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对此予以禁止,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发嗬的《关争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又有所松动,其第6条指出,“社会团体(含工会)、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具备法人资格的,可以作为公司股东或投资开办企业法人,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规定不得经商办企业的除外”。此外,我国禁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作为股东设立从事其他行业的公司,《律师法》第27条规定,“律师事务所不得从事法律服务以外的经营活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8年《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1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不得作为投资主体向其他行业投资设立公司”。 3、公司不能成为自己的股东。 为了避免因公司兼为自己股东的双重身份可能导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清,防范因公司收购和持有自己的股权导致公司实际资本的减少,以及可能发生的上市公司借此操纵本公司股票价格的现象,各国公司法一般都禁止公司成为自己的股东。 4、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得成为所任职企业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为了避免在被投资的有限公司股东会中的身份重合,进而危害任职企业的利益,《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4条做出如上禁止性规定,这也同《公司法》第149条禁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同本公司竞业的立法精神相一致。 (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资格的限制 《公司法》第79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这是为了便于公司设立责任的承担和公司经营管理的参与和监督。 一般说来,想要取得投资入股协议主体资格是必须要有条件的,需要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对此我国法律对此还规定了一定的限制,在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够成为一个公司的股东。所以熟知相关规定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投资入股协议既涉及到《公司法》的规定,同时也会牵涉《合同法》的规定,所以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您还有疑问的话,更多相关问题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漯河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