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概念是什么 |
释义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概念是什么?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由在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所制定的,用以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它是据以制定其他法的法律基础。从阶级实质来看,现代宪法基本上分为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两大类型。 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资产阶级宪法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宪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二、宪法的原则 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原则。 (一) 资本主义国家: (1)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观念最先由法国的波丹提出,后来卢梭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 (2)人权原则 (3)法治原则 (4)权力制约原则 (二)社会主义国家: (1)人民主权原则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基本人权原则 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而确立了基本人权原则。 (3)法治原则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也成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4)权力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三、宪法的作用 (一)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 (2)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权力滥用,这正是宪法民主性的体现。 (二)宪法对法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促进法制的完备和健全; (2)促进法制的统一。 (三)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 (1)宪法确立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2)宪法为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规定了必要的保障。 (四)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 (1)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 (2)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五)宪法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确认、保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 (2)确认其他制度,为经济建设服务; (3)在宪法的指引下和范围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实际上,对于宪法的概念就是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为国家的根本法,人民群众在阶级斗争的过程当中才逐步产生了宪法,所以当下的宪法其实对国家的发展是起到着定海神针性的作用的,民众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来掌握国家权力的话,那就是要正确的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